更新时间:2024-06-29 15:10:04
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
原标题:中药材为小村庄带来大收益,人大代表在线来“招工”!
“大家目之所及,种的都是中药材,这一片主要是牛膝。”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,全国人大代表、小苗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指着成片成片长势喜人的绿苗,欣喜地对记者说。
在她看来,选择了中药材种植算是“对路”了,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产业。以前,村民们种胡萝卜,收入不可观。后来,小庙子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,推动土地流转,集中力量推广中药材种植。
现在,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0亩,有桔梗、沙参、党参等20多个品种,还探索出了“党支部+合作社+党员+农户+脱贫户”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。改种中药材后,土地收益从过去的每亩纯收入50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5000元。
为了保证中药材“没有科技与狠活”,除草等工序都由人工完成。除了种植,合作社也进行中草药的初加工。这些都具有劳动密集的特点,人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。去皮、切颗粒、做饮片……每延伸一点产业链条,就会给一部分人增加就业机会。
“桔梗去皮的活儿,老少皆宜,大家都能干。”赵会杰介绍着这种能“灵活就业”的工种:不同民族的村民一人搬一个板凳,一边给桔梗剥皮,一边聊着家常,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,干了活也挣了钱。工作时间不受限制,可以早来、可以晚来,可以多干、可以少干。不少老人一天也能挣一两百元,能干的年轻人一天挣三四百元更是常事。
“只要有劳动能力、有劳动意愿,不管是什么民族,来自哪个村,合作社都敞开大门欢迎!”赵会杰说。据介绍,现在小庙子村的中草药种植加工业,每年可以提供的就业机会可达1.8万人次。
通过发展和延长产业链,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,外出的人回家来,当地人留了下来,实现了家门口就业。“孩子不用留守了,老人也不用空巢了,年轻人选择在家门口就业,乡村治理效果也更好了,一举多得!”赵会杰骄傲地说。
近年来,小庙子村所在的喀喇沁旗坚持把农业作为立旗之本,中蒙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2.5万亩,并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,“牛家营子桔梗”获批“蒙”字标认证,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。(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杨兆敏 张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