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科创网

小麦+白菜=苹果?背后的故事好嗑又好哭……

更新时间:2024-08-26 11:12:22

导读 他,是茹振钢,小麦育种专家,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,就有1个来自他培育的小麦;她,叫原连庄,蔬菜种植领域专家,主攻白菜,中原地区近一...

他,是茹振钢,小麦育种专家,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,就有1个来自他培育的小麦;

她,叫原连庄,蔬菜种植领域专家,主攻白菜,中原地区近一半的大白菜,都是她的杰作。

提到他的小麦成绩,她如数家珍;提到她的白菜贡献,他了如指掌。

最新一期《开讲啦》节目中,“麦爸”“菜妈”共同讲述二人相互理解,又相互竞争的独特浪漫。

农学家夫妇定下“十年之约”

输的人要“做后勤”

茹振钢回忆,幼年的他认为能吃上一顿饱饭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,于是从小便萌生了要让土地长好庄稼的想法,长大后,他坚定地报考农业院校。怀着相似的理想,原连庄也报考了农业院校,只愿让更多人吃到好吃的蔬菜。

毕业后,茹振钢和原连庄均被分配至河南新乡工作,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渐渐走到了一起。

婚后,面对繁重的科研任务与家庭之间的矛盾,夫妻俩定下“十年之约”:看看谁最先研发出新品种,成果少的人“服务”家庭、做好后勤保障。

1989年,原连庄成功培育早熟大白菜新品种“新早898”,不久后又培育出“新乡小包23”,丰富了国人的“菜篮子”。茹振钢也不示弱,成功培育“百农64”,这个小麦品种抗病、抗倒、品质好。

第一个“十年之约”,二人就这样打了平手。

转眼到了2002年,茹振钢带领团队经过8年努力,终于将“百农矮丰66”小麦品种带到关键的试种阶段。然而,这一年的播种却遭遇不利条件——播种晚,又恰逢强降水,大片麦苗冻死或淹死,这对茹振钢来说无疑是极其沉重的打击。

为了让丈夫振作起来,原连庄提出第二个“十年之约”。这个约定不仅是对彼此的鼓励,也是对自己的鞭策。

经过努力,茹振钢培育出被誉为“黄淮第一麦”的“矮抗58”小麦品种,其播种面积占到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十分之一。而原连庄主持研发的“新乡小包23”也火爆市场,现在中原地区每2棵白菜中,就有1棵是她培育的品种。

遭遇12级大风

他却站在试验田边大喊“好好好”!

今年麦收时节,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之一的河南,一场大旱之后又遭遇了高达12级的大风,让人揪心不已。

研究小麦近40年的茹振钢,支着竹杖、顶着大风站在试验田里,仿佛一位送学生们进入考场的老师,紧张激动中还带着期待。

原来,小麦越是临近收获的时候,越是“头重脚轻”,很容易在丰收之前倒伏,影响产量。平时,茹振钢会利用风洞等设备来检测小麦的抗倒性,但他认为,只有在大自然的“实战环境”下,才能真正检验小麦品种的抗倒能力。

茹振钢介绍,他给不同小麦设了“擂台”,观察不同品种小麦在大风中的表现。成功筛选出抗住12级大风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后,他激动地在大风中连声称赞“好好好”!

像这样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,茹振钢都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原连庄,他甚至每天一醒来就给妻子“唠叨”自己脑海中闪过的灵感和想法。慢慢地,原连庄也养成了习惯,和茹振钢一起探讨研究方式,她还会把茹振钢说的话记下来,整理成书——《我的小麦爱人》。

曾经“一比高低”的夫妻彼此成就、共同前行,科研就是他们爱情的“纽带”。茹振钢说,“人字的结构,就是互相支撑,她就是那一撇,我就是那一捺。互相支撑,才是家庭生活、工作成绩的根源。”

小麦+白菜=苹果?

作为农学界的“爱情佳话”,茹振钢和原连庄相濡以沫多年,二人也经常“吐槽”彼此,可字里行间又满是心疼。

茹振钢曾说:“白菜是我的情敌,把我爱人的时间都占去了,但我为她自豪。她‘领导’了一大批白菜,她最厉害。”原连庄则表示,每次丈夫下班回来累得不想和她说话时,是自己最烦也最心疼丈夫的时候。

在女儿眼中,“小麦爸爸”忙起来就不着家,“蔬菜妈妈”有时候就把自己放在白菜地里,“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是白菜”。正是从小的耳濡目染,让“小麦爸爸”和“蔬菜妈妈”的女儿长成了一名农业科学家,并选择苹果作为研究方向。对此,茹振钢笑着说:“我们一起为中国人守饭碗。”

今年,茹振钢培育的新品种“百农5819”,亩产达到1600斤。而40年前,他刚跟着老师参与小麦育种时,我国小麦亩产仅有850斤。

茹振钢表示,这是给老百姓培育的品种,“要让老百姓放心地种,放心地收,喜悦地产生效益。”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